当前位置: 首页>>德育天地>>心灵驿站
为什么总有人喜欢“事后诸葛亮”?
发布时间:2021-09-22 作者:周杨 审核人: 新闻类别:[]

心理小常识image.png



不论是前不久结束的奥运会,还是十月份即将来临的世锦赛,每逢竞技赛事,人们都会有个很有趣的爱好——那就是喜欢悍跳预言家,预测比赛结果。 

其实,人们如此热衷预测未来,并不止针对大型国际竞技。文如期末考试,武如各项赛事,细至恋爱分手,大到国际局势,对预测的执着,似乎深深刻在了人们的骨子里。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,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? 

a.人类积极应对环境变化的需要 

在现实生活中,有着无数的情境需要我们对其进行预测,小到穿衣吃饭,大到就业结婚,只有准确的预测,我们才可以针对环境变化见招拆招,占据主动地位。

而且对未来的预测越准确,我们就能越科学地决策,也更有控制感和成就感,从而让我们的焦虑水平更低,心理状态得到满足。 

b. 跟风从众 

一些预测行为是普遍性的,几乎所有人都要做的,比如对明天天气的预测。而有些预测行为则是特异性的,比如对于比赛结果的各种预测。

当赛果已经成为大多数人追捧的事物时,它已然成为了一种群体潮流,而在潮流之中不可避免的,就是跟风式的从众心理。

c. 后视偏差 

除了上述情况外,人们很喜欢预测,还因为人们会认为自己猜的很准。怎么个准法呢,就是事后看来,自己当初猜的很对。

在人们的认知偏差当中,有一种叫做后视偏差,说白了,就是事后诸葛亮。

19世纪70年代,特沃斯基和卡尼曼在总统尼克松访问北京和莫斯科前,曾让一些参与者判断总统的访问会在哪些方面取得成果。

等到总统回国后,实验者再去问参与者们,你们当初判断的结果是啥来着?”结果,参与者这次回忆的结果更接近事实,而非当初他们的判断。也就是说,他们会在事后义正言辞地回答:当初我就是这么想的”。 

就在这种后视偏差的帮助下,人们即使在猜错之后,事后仍然觉得自己预测力还是可以的,依然奋不顾身投入下一次的预测之中。  

如果你不信,可以回忆一下你身边某位朋友在赛前的预测,等比赛结束后再问问他,看他有没有成为事后诸葛亮呢?


版权所有@ 2012-2022 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 地址:山东省泰安市虎山东路

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722号 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502330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