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:生活能治愈的,是愿意改变的人
发布时间:2022-05-23 作者: 审核人: 新闻类别:[]

  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:生活能治愈的,是愿意改变的人

  

  图片 3

  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.戴博德,曾将人生比作一条河流,看似静静流淌,风平浪静,实则暗流涌动,危险重重。

  罗伯特用无数临床案例,拼凑起了一位“蛤蟆先生”,并讲述了他从抑郁到痊愈的过程。

  看完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这本书,就会明白:

  在人生的长河里,没有谁会永远是你的摆渡人。最终能将你摆渡过岸的,只能是你自己。

  这世上,从来不缺带伤的人。

  蛤蟆先生从小生长在“没有欢乐”的家庭里,父亲古板严苛,母亲

  懦弱无能。蛤蟆人生中的每一步,都由父母决定的,他像自己人生里的“局外人”,长大后,原生家庭的伤让蛤蟆形成了自卑敏感的性格,继续折磨着他。

  为了得到认可,他努カ取悦他们,可换来的却是横加指责;为了看起来合群,他甚至佯装成热情的嬉皮士,活成了别人的“开心果”。

  或许,每个人的身上,都曾有过蛤蟆先生的影子。

  难过的时候,你可以允许自己停下,但是不可以让自己倒下。

  我们都要裹挟着伤痕与失落,在挣扎徘徊中,咬牙向前,寻求内心的治愈。

  图片 1

  

  与其等待治愈,不如学会自愈。

  蛤蟆彻底颓废之后,一度想要轻生。

  好友河鼠制止了他,并给他推荐了心理医生。

  就这样,他来到“苍鹭小筑”,会见了咨询师苍鹭,

  做了第一次咨询。

  他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,不能指望别人来救赎自己。

  在之后每周一次的问诊中,苍鹭只是抛出问题,任由蛤蟆自己分析原因。而苍鹭的问题,也一直是这三个:

  “这件事,你怎么看?”

  “你有什么感觉?”

  “你会怎么做?”

  在苍鹭的引导下,蛤蟆开启了自我性格探索之旅。

  在就诊的这几个月中,他始终记得苍鹭说的一句话:“要不要与生

  活和解,你自己说了算。”

  有了苍鹭的鼓励,蛤蟆终于大胆地迈出了第一步。

  慢慢地,蛤蟆接纳了痛苦的过去,并开始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情绪。

  想要越过人生苦难,抚平伤痕,最终只能靠自己。

  每个人,都是自己的医生。

  图片 2

  生活能治愈的,是自己愿意走出来的人。

  几个月后,重获新生的蛤蟆即将结束他的治之旅。

  苍鹭在最后一次问诊中,告诉蛤蟆:

  “如果你为自己负责,你就会知道你有カ量改变环境和自己。”

  蛤蟆谨记着这句忠告,然后告别了苍鹭。

  他重拾爱好,给自己买了一艘新船,参加了几次皮划艇比赛;之

  后又开着自己最喜欢的大篷车,做了一次短途旅行。

  在自我疗愈的过程中,蛤蟆不仅重拾快乐,还找回了魄力与勇

  气。将自己每日的行程,安排得满满当当。一切步入正轨后,蛤蟆又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。他要和过去的自己来一次正式地告别,

  他在美丽的河岸边,另建新居,开始享受生活所带来的真正幸福。

  他用自己的故事,告诉了我们:

  生活能治愈的,永远是自己愿意走出来的人。

  想要摆脱生命中的伤痛,就要敢于迈出自己的第一步。

  “面对伤害,我们无处可逃,但必须完成的事,唯有靠自己オ能

  行。”

  人生苦乐无常,我们总会受伤,也总会有很多迷茫。

  只要能沉得住气,扛得住难,你自己就是那股最强大的カ量。

  当你在自我治愈的路上,主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,新世界的大门,也会随之为你打开。

  我想大家推荐这本书,看完后会是一位崭新的自己。

  图片 4


版权所有@ 2012-2022 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 地址:山东省泰安市虎山东路

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722号 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502330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