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一年级下学期工作计划
一、指导思想
高一年级将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,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宗旨,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,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,积极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,加强班级管理,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
二、工作目标
1.落实高中新课程标准,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,提高课堂教学质量。
2.继续加强班级管理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。
3.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。
4.继续加强与家长的联系,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。
3、具体措施
(一)教学管理方面
1.营造教研氛围,提升教研能力。
(1)加强各学科组的联系,定期组织学科组活动,交流教学经验。每周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,进行进度统筹、学情调研、策略交流。各教研组之间相互学习,借鉴优秀的做法,对于教研组一些优秀的做法,可以形成文字作为经验互相交流,以此提升教师团队协作意识,充分发挥集体智慧,促进教学成绩大幅提升。同时督促老师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,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,切实把新课程标准落实到课堂教学中。
(2)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,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,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。配合学校要求,督促各学科组做好本学科组的各项特色教研活动,调动科研氛围,提升科研能力,确保教学效果。
2.加强教学管理,提升教学成绩。
(1)加强教学常规、教学过程检查,规范教学行为,将课堂巡视常规化,培养严谨的教风学风。继续强化备课、上课、辅导、作业批改、试卷批阅、讲评等工作,要求及时、足量、认真完成各项工作。级部将根据学校要求,每天安排专人进行教学过程检查,覆盖到每节课。每月检查一次教学常规,督促老师做好备课和作业批改等教学常规工作,对检查结果及时通报、反馈,推动高效教学。高一年级将会在本学期中将课堂巡视常规化,在巡视过程中,将会做到“三杜绝”:杜绝上课迟到,杜绝上课玩手机、杜绝随意调课。
(2)加强备课组管理,落实集体备课、公开课等集体教研活动。各学科组长协调好各学科组教师的教学过程,集思广益,优势互补。抓好个人备课、上课、作业这三个中心教学环节。备课组长切实负起责任,使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统一思想,结合学科实际制定教学方案、改进教学方法、注重课堂落实。集体备课做到“四定”:定时间、定地点、定中心发言人、定检查人员;“四研究”:研究新高考试题、新教材、新课标、新学情。“五统一”:统一进度、统一资料、统一重点难点、统一教学教法、统一练习作业和检测。级部组织专人检查并记录集体备课开展情况,每周通报。各学科认真落实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制度,以教学存在问题为导向,集体研讨,集思广益,不断优化教学策略。学科组长负责安排公开课、评课、集体备课,全体学科教师参与。通过公开课、推门听课等多种方式,促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,打造高效课堂,守好教学主阵地。以备课组为单位,抓好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师的专业成长。
3.通过各种形式,提高老师业务素养,尤其是新教师培养。各学科组对今年高考卷进行研讨,以期能准确把握高考动向,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。在学校允许的前提下,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线上、线下培训,抓好“三新”(新课程、新教材、新高考)教育研究,以教研驱动教师素养提升。高一新教师多,特别需要各组有经验的教师发挥引领作用,通过师徒结对传帮带,不断提升青年教师业务水平。
4.认真组织学生的各种考试,包括周测、月考和期中、期末统考,从高一入校开始就要规范考试纪律。无论是周测、月考、统考,年级统一安排召开考前动员大会,鼓励学生端正态度、积极应考,真正做到零作弊,零瞌睡,零空白。帮助学生转变思想意识,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次考试。两周安排一次考试;实行网上阅卷,要求周日晚上必须完成阅卷任务;利用电脑阅卷系统做好试题分析。周末考后马上讲评,及时做好成绩分析,掌握学生的学情和教师的教学落实情况,查找原因及时进行补救训练并认真落实,确保教学效果。强化教学成绩的考核和使用,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,将成绩纳入教师评优晋级和师德考核。
5.尖子生精准培养。学生分科后,确定文化课统考成绩前100名、特长生前50%学生为精准培优对象。制定尖子生精准培养记录表,结合全员导师工作,分发给任课教师,持续关注、跟踪培养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和活动,如数学竞赛、物理竞赛等,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。
6.配合教务处和年级做好教学资料的选择、征订和分发工作。
7.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针对学生具体情况,逐步引导学生端正态度、明确方向、做好计划,为将来高三的综评和强基计划做好准备工作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通过组织各种活动,如科技创新比赛、社会实践活动等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。制定教学评价方案,包括考试、作业、课堂表现等形式,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。
(二)学生管理方面
1.加强班级纪律管理,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。延续本学期的各种经验做法,对好的做法继续坚持,确保落实,力争建立良好秩序和风气。对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,争取更加规范,达到更高效率,取得更好的成效。
2.认真制定班级工作计划,明确工作目标,加强与班主任的沟通协调。针对分科后各类班级的不同特点,进行针对性的管理,对各班的学风、班风养成提供帮助和支持。由于分科过后,各班的组成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基本保持不再变化,下学期的起始阶段的管理尤为关键,能够开好头,下面的路就会更顺,否则出现不好的苗头和态势,扭转将会非常困难。
3.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,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困惑和问题,开展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。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,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,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。更为广泛地展开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及班级活动,通过德育教育和各类表彰,继续促进学生的思想建设和内驱力提升。4.加强对各类违纪行为的监察和处置,增强关键时间点的预警能力,将不正之风及时摁住浇灭,对下一阶段的问题提前思考预判,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。
5.加强与家长的联系,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。一是定期召开家长会,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班级工作情况。二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,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思想动态。